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夷陵之战成就了
陆逊,也让
刘备彻底丧失了匡扶汉室的可能。
陆逊与刘备,前者是初来乍到的吴国都督,后者是一生戎马的
蜀汉皇帝。按说他们的PK,几乎等同于实习生和CEO的对决,后者轻松取胜本当情理之中。可是,为什么夷陵之战却打出了从常理看来令人大跌眼镜的结果?今天来给大家用游戏的趣味视角来聊一聊。
由于
关羽在襄樊战役中不幸中了吴国的阴谋兵败身死,致使刘备集团彻底丢掉了
荆州。刘备必须出永安向江陵发起攻击并且击溃东吴的守军才有可能重新夺回战略主动。下面我们来整理一下刘备用于这场大战的资源。
武将方面:
关羽
张飞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都被杀了,
黄忠是病故的(对于已经离世的将领我就把他灰白效果展示)决战称霸模式中他的出场是不符合史实的,可能是为了增加蜀汉军队的攻击力,给玩家制造点难度吧,不然陆逊不需要火攻应该差不多也能赢。
虽然还有
马超赵云和
魏延这样的一线大将,但是蜀军对荆襄方面这么大的动作,魏国的
曹丕也不是瞎子,必定会伺机发起攻击。在北线的
汉中和梓潼要同时防御来自天水,安定,
长安和宛城方面的军事进攻,处于南线的建宁要压制住反复多变的蛮族。所以这三位也只能放在汉中和重要边境进行防御而不能动用,尤其是赵云,由于强烈反对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君臣之间也有了间隙。
谋臣方面:
刘备智囊输出的三驾马车,
庞统早早的在入川时期就已经牺牲,
法正也在战前因病与世长辞。唯一剩下的
诸葛亮还必须留在蜀地大本营坐镇后勤,另外
孟获在云南一直不服管,以
李严为首的四川本地集团也十分不安定。于是,本可以“猛将不够,神算来凑”的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时候,手边寒酸得连一个拿得出手的人都没有!
游戏中除了黄忠出现这个BUG以外,其他人员的配置还是非常符合史实的,刘备部署到夷陵的部队,人员配置就是这么寒酸!稍微经看一点的,是
关兴张苞关索这几个关张二代,至于
廖化,
沙摩柯,
张翼,都是二三线的人物了。还有
吴班,
冯习,
陈式这些人,平时都是运输队长一样的存在。包含刘备在内的全部人员特技如下:
前锋:关兴(昂扬),张苞(扫荡)
中坚:关索(疾驰),吴班(无),沙摩柯(猛者)
后卫:廖化(血路),陈式(踏破),付彤(连击),
张南(无)
攻城:张翼(亲蛮),冯习(无)
总指挥:刘备(遁走),
马良(能吏)
这样的搭配,真正能打的不到50%的部队,要说蜀汉是来搞笑的,我也信。特别是总指挥刘备,自己技能是遁走也就算了,配个马良当副将居然是“能吏”,这技能放在大后方造兵器是不错的,拿上前线不是逗别人玩嘛!还有张翼那个“亲蛮”,跟少数名族关系好拆房子就快了?下面我们再来反观一下东吴方面的军队配置:
守卫:
李异(无),
朱然(水将),
孙桓(铁壁)
增援:
韩当(水将),
凌统(扫荡),
周泰(水神),
甘宁(威风)
总指挥:陆逊(鬼谋),
徐盛(铁壁)
我们不难发现,孙吴对此战派出了自己的一线阵容,陆上有甘宁凌统的强力输出,水上还有周泰韩当的侧翼协同,智力担当正是陆逊,还派了徐盛坦克保护。从这些安排足以看出
孙权对这关乎国运的一战是多么重视,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蜀汉,这场荆州的夺还战更像是刘备为好哥们报仇的私人恩怨。一支仓促上阵,长途跋涉的二三流替补阵容,要打赢一支以逸待劳,兵精粮足的一线劲旅,用膝盖想,都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样。
从人员配置和军队规模来看,刘备并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相反,蜀汉与东吴在应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和实际筹备方面,还显得更加的单薄和仓促。或许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如果让刘备和陆逊两人坐下来,砌壶茶,心平气和的对上几盘棋,赢得多的肯定是刘备。不过战争更是一群人,几个集团的综合对抗,想要赢真的是需要一番踏实的准备。
随着陆逊的一场大火,刘备想要夺回荆州,匡扶汉室的梦想彻底付之一炬了。从此,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彻底从战略进攻转向了战略防御。夷陵的大火,也让陆逊彻底火了起来,一跃跻身成了那个时代的一线流量小生!我们也要吸取刘备的教训,无论做什么都要下足功夫充分的准备,整理好一系列预案再行动。否则就算经验再多,资历再老,都会遭遇失败,遗恨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