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我们大家十分熟悉的蜀后主,蜀汉的开国君主刘备在夷陵惨败之后退守白帝城,弥留之际把蜀汉江山交给了他,并托孤于诸葛亮辅佐。由此,这位看上去憨厚又懦弱的小胖子,在诸葛亮的搀扶下,登上了帝王的宝座。
或许是因为诸葛亮的光环太强大,亦或他自己本身的内向和矜持,蜀汉的封面人物一直被他的这位“相父”牢牢占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在五丈原病逝之后,朝堂又一直由蒋琬费祎主持,军队靠姜维统领,这位名义上的一国之君就像一位甩手掌柜,实际并没有什么作为。
所以结合他在三国演义里的描述和最终历史的结局,三国志11里游戏对他的五维设定也相当的看低。除了魅力一项稍微处于中流,统帅2,武力4,智力8,政治3的评价几乎就是告诉我们,这家伙就是个废物。很多朋友即便是为他辩解,也是十分羞辱式的说利用他的“强运”特技,可以去火堆里点炸药,引兵,当运输队被打了也不担心被抓之类的话。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对刘禅的误解,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数据,是针对于武将和谋臣的技能参数。我们通过参考这些数据,刘禅确实可以用一无是处来形容。但是我们却忘记了,刘禅不是武将,也不是谋士,他可是蜀汉至高无上的君主!换言之,我们用公司业务骨干的技能素养去考评公司老总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君主的核心职能,是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各阶层的团结。当然如果他能具备吕布一样的骁勇和孔明一样的智慧,自然是锦上添花,但是这些专向业务能力并不是君主必备。也就是说,他可以选修,但是并不必修。事实上即便是吕布一样武功天下无敌最后也没能打赢曹操,作为战将他是卓越的,但是君主那种稳定性和聚合力,吕布没有,孔明也没有。如果你要求君主要冲锋陷阵或者算无遗策,这样的人反而不务正业。每一个人面对不同的工作岗位,都会有不一样的职业能力要求。一个人是否优秀,不应该只用一项或者几项我们主观认为正确的数据去评价,而是应当客观务实,采用针对他岗位需求和最符合他实际的角度去衡量。
君主的关键素养是:对外要有包容性,对内要能团结人。关于这个方面,游戏里专门有“相性”这个参数,刘禅的相性是78,非常的靠谱!与同时期的魏国和吴国君主相比,刘禅的帝王素质对他们简直是完全的吊打!
已知游戏中,相性点数从1到最高149,相性接近,则登用容易,并且忠诚度相对稳定。而且在外交方面,相性接近的君主进行亲善,效果值也会增加。三国后期,魏蜀吴的三位君主分别是曹丕之子曹叡,刘备之子刘禅,和孙权。其中曹叡的相性是25点,而孙权的相性是125点,刘禅处于78点的中位数。这个数据告诉了我们,刘禅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和外交的联动性,远胜于曹叡和孙权。曹叡如果想发展吴国的人才,相性差太远了非常难,同样孙权想要吸纳魏国的人才也会因为相性而步履维艰。刘禅在其中,则显得游刃有余,左右逢源。这无形中,为国家的人才队伍建设节省了大量的管理成本,这远非另外两位君主能比。
我们再来看一下曹叡的问题,作为君主,他的致命弱点,就是短命!他父亲曹丕也是英年早逝,频繁的君主更迭是最不利于国家的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魏国是三国中第一个君主被权臣架空,早早名存实亡的国家。
孙权虽然长寿一些,但是他的喜恶非常的不好,合格的君主就应该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神是不可以有喜怒情感的。这一点曹叡做得也不好,一旦君主对于臣子太过表现出喜好或者厌恶,就容易在朝内形成党争。孙权竟然还跟自己的首相,资历最老的张昭不和,也难怪在他死后东吴白天琅琊榜,晚上甄嬛传了。
刘禅除了喜欢傻太监,对于大臣方面还是非常中立的,当然阉党当政也不好,这个另说。而且对于蜀汉的核心诸葛亮,李严,后期的姜维都能轻松搞定,就算是南蛮老孟和反骨老魏基本也都在他的控制范围。所以蜀汉虽然在三国中的实力最弱,但是蜀汉的百姓却是相对而言最幸福和安定的,毕竟刘禅在位期间,虽然少有建树,可政局总体还算稳定,人民也没受那么多的折腾。相比于司马氏遭到魏国老将的淮南三叛和孙权死后的内斗争权,蜀汉百姓在他的治下已经过得非常太平了。
那些拿他去点火柴堆的朋友,你们都小看了刘禅,他才是三国后期最棒的君主!只可惜生于乱世,他的确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但是如果给他一个太平乾坤,他或许能成为唐高宗李治或者清朝嘉庆皇帝那样的仁治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