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1水贼出身的甘宁为何智力能与孔明比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我们中国的古话,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也都难免会有差强人意的一面。三国志11里这个规律依旧存在,武力强势的战将往往在智谋方面总是相对平庸。当然如果能像姜维邓艾那样文武双全自然是十分的难得,可大多数人是很难做到这样全面和完美的。
在武力值90以上的一线战将中,甘宁就是一个最特殊的存在。他是水贼河盗出身,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盗和贼属于违法犯罪分子,社会地位处于最底层。关羽夜读春秋和张辽智退孙权的典故流传千古,他们在游戏中的智力数据很高,大家可以理解。那么这个出身最底层的水贼凭什么也能拥有接近100的高智力呢?今天就来和大家科普一下水贼甘宁其智能与孔明比肩的原因。
原因一:甘宁是天赋异禀的学霸
很多人知道他是东吴的名将,但是却不知他是出生在江州的人。用今天的话讲,他籍贯湖北,生在重庆,是个地道的渝汉子。甘宁的一生就是从山城重庆走出来,历经重重艰险,最后成为了一个成功“横漂”的励志故事。他二十岁以前都是水贼,也是够穷了,咱二十多岁房子都全款买上了,他还要做贼谋生。二十多岁以后,估计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人也懂事了,才开始读书研究百家学说。一个人在这个年纪才开始接受教育,并且几乎是函授自学,最终能进入仕途,这智商确实不低了。而且他在巴郡做到的最高职位是“郡丞”,用我们比较熟悉的官位相当于“总兵”。各位设想一下,一个错过了最佳读书年龄的高龄学生,能够这般后来居上,光从这一点,他基础智力76我个人认为都给低了。咱把孔明抓来让他二十岁以前不许读书,和甘宁一个起跑线开始进修,他估计不一定是甘宁的对手。
原因二:甘宁很会挑老板
刘焉死后,
刘璋接掌了益州,甘宁就马上看出这个老板是怂包,跟着他没前途。所以在
荆州刘表的策反下,甘宁发动了一场叛乱,可惜自己势单力薄最终失败了。甘宁只能逃回了荆州南阳的祖籍,并决定暂时归附刘表。不过刘表这样的文化人又是宗室的高贵身份,也是相当看不起这个水贼出身的底层,甘宁在刘表麾下也是干得很不开心。天长日久,甘宁也看出刘表虽然有野心,但是自己的继承人问题和外家势力让刘表根本无法进取天下。于是甘宁果断又一次炒掉了刘表这个老板,继续向东想要投奔孙氏集团,可惜在江夏被
黄祖拦截了下来,只能在黄祖手下先混口饭吃了。
虽然寄人篱下,但是甘宁对待每一份工作都十分的尽职尽责,这一点真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好好学习。他在黄祖的手下一呆又是三年,而且黄祖其实没有厚待他,他依然能在黄祖和
孙权交战的危急时刻为了掩护黄祖而击毙了孙家手下的一员悍将凌操。尽管甘宁如此忠勇,也还是没有得到黄祖的重用。这样的好员工,孙权肯定是赏识的,最终甘宁也摆脱了黄祖,在
苏飞和
吕蒙的帮助下终于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孙吴实业”就职了。
原因三:甘宁也曾经向孙权进献“二分天下”战略
甘宁在归附孙权之后,就向孙权提出了自己的西进计划,这个战略构想甚至比
周瑜提出的“二分天下”更早。他的计划就显得比较“单刀直入”,先击溃江夏黄祖,然后攻击刘表控制
江陵,最后以江陵为前哨基地攻击益州的刘璋。因为当时
刘备并未成气候,荆南四郡和
交州在甘宁看来也都地广人稀,形不成什么实质的威胁,所以他的构想就是抓住重点不像周瑜那么全面。但是从这个思路和格局来看,甘宁的眼光跟
诸葛亮周瑜相比,可以说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
原因四:甘宁心怀坦荡,情商高
我们之前有聊到甘宁在黄祖手下时,曾经击杀了孙吴悍将凌操,他不偏不倚的竟然是
凌统的父亲。虽然说是各为其主,但是毕竟和凌统结下了杀父之仇。孙权眼里,甘宁凌统都是自己麾下不可多得的优秀将领,虽然他也一直在两个人之间讲好话,但是根本没办法缓和凌统对于甘宁的憎恶和针对。凌家父子到底还是老革命,与凌统的不和,一直让甘宁在孙权集团中十分的孤立,平日里受了不少的委屈。
后来在合肥之战时,凌统在与
乐进的对决中遇险,千钧一发之时,甘宁放箭射伤了乐进,才让凌统捡回了一条命。甘宁在生死时刻把个人恩怨放在一边,果断施以援手的行为,也终于感化了凌统,从此二人也冰释前嫌,结为世交了。从这件事情上,也足见甘宁的胸怀和正直的为人,与凌统破冰以后,他在整个
江东集团的人际关系也变得舒缓了很多。往大了说,为主公孙权救下一员大将,往私了说,为自己的未来开了一条后路,这是智商和情商双高的表现。
综上所述,甘宁本就是对读书天赋异禀的学霸,对于老板和平台的选择也是眼光独到。加上自己完全不亚于孔明周郎的格局眼光,还有他宽广的胸怀和正直无私的为人品质,他的智商完全没有低的道理啊。三国锦帆海贼王,智勇无双甘兴霸!各位平时在游戏里务必好好的重用他,他不仅是一员猛将,还是一位厉害的军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