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水果店买黄岩蜜橘的时候,突然脑子一抽,这玩意儿到底啥时候开始种的?网上搜了一圈,说法乱七八糟的,有说唐朝的,有说明清的,还有人说民国才有的,看得我眼都花了。干脆,我自己来挖挖看。
我先奔着台州市档案馆去了,想着这种地方肯定有老底子记录。进门就找工作人员打听黄岩柑橘的历史档案。人家倒是挺热心,抱出一堆发黄的地方志和老农业报告给我。
翻开那些脆得掉渣的纸页,我傻眼了——全是竖排繁体字!硬着头皮啃了一下午,满嘴灰不说,眼睛都快看成蚊香圈了。不过还真让我在康熙年间的《黄岩县志》里翻到一条:“橘,属柑类,有乳柑、朱柑、甜柑数种…”后面字都糊成芝麻糊了,气得我直拍大腿。
小编温馨提醒: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绅士游戏/3A单机游戏大全,点我立即前往》》》绅士游戏下载专区
档案啃不动,我扭头就钻乡下找老橘农。开车晃到澄江镇,看见有老伯在橘园里剪枝,赶紧递根烟上去套近乎。老伯一听我问蜜橘哪年种的,笑得露出豁牙:“我太公那辈就在种了!屋后那棵老树比我爷爷岁数都大,可惜前年台风刮倒了。”
我又缠着他问村里的老故事,老伯蹲田埂上嘬着烟回忆:“小时候听太婆讲,清朝末年交租子,咱村交的就是上好的橘。那时候挑到城里码头,筐里都得垫着松针防碰伤!”虽然没具体年份,但这话至少证明晚清已经成规模种植了了。
从村里出来还不死心,又跑去台州农科所。接待我的技术员挺年轻,但他翻箱倒柜找出本1983年编的《黄岩柑橘志》。书页泛黄卷边,里头白纸黑字写着:“据多方考证,本地乳柑(蜜橘前身)种植可追溯至南宋,明清时期渐成特产”。
最关键的是一张1950年代的调查表复印件,上面记录着澄江两岸百年以上老橘树的位置。农技员指着表格说:“这些老树我们八十年代普查时还剩十几棵,树龄推算都在150年以上,对应种植时间差不多是清朝道光年间。”
跑完这三趟,我回家把线索全摊在桌上拼凑:
本来还想找唐朝证据,结果连根毛都没翻到。折腾半个月总算搞明白了——这黄岩蜜橘,真正形成气候得从清朝算起,老橘农嘴里“祖辈种的橘”,顶破天也就追溯到两百年前。那些瞎吹唐宋的,八成是把野橘子也算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