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刷到新闻说阿里又被罚了,突然想起去年差点踩坑的事儿。当时我那小破公司刚在天猫开了店,正琢磨着冲波销量,结果小二一个电话打过来,开口就是:"哥,明年续约政策出来了,咱重点扶持独家合作的商家。"
挂了电话赶紧搜"阿里巴巴二选一",好家伙,跳出来全是182亿天价罚单的旧闻。原来2021年国家就锤过他们,逼商家在天猫和京东拼多多之间站队,不给流量就卡脖子。翻着翻着后背发凉——这操作现在换成"独家战略合作"的马甲,还在玩变相逼宫。
转头问了几个相熟的供货商老哥,果然有人中招: "双十一坑位直接换人,说好的保底销量全打水漂!"
"上个月没签独家,主推位当场就没了!"
更绝的是某服装老板,京东店刚装修完,天猫后台"商品管理"按钮直接变灰,气得他连夜打印反垄断举报模板。
小编温馨提醒: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绅士游戏/3A单机游戏大全,点我立即前往》》》绅士游戏下载专区
再见到小二时我直接甩话术: "您要扶持政策我配合,但逼我关其他店就是往火坑推!"
"《反垄断法》第22条写着,限定交易可是要吃罚单的。"
对面支吾半天改口"只是建议",转头就把618资源表发来了。呵,玩文字游戏?我反手截图存证+邮件抄送法务。
当天拉着运营团队干了三件事:
最绝的是用企业微信把老客全导出来,管他平台抽什么风,私域流量捏手里才踏实。
今年6月某平台又搞"战略合作"促销,隔壁老王家信了邪,把拼多多店全关了。结果您猜怎么着?促销排期临开场三天被砍,库存压了五百万。我家靠着七平台分流的土办法,硬是在行业大盘跌20%的情况下,净利涨了38%——鸡蛋分篮子装,雷劈下来顶多糊两个。
现在看到平台发的"独家优惠"邮件就冷笑:当年182亿罚单连牙缝都没塞满,这帮人换着花样作死,咱小商家别跟着陪葬,学会打游击才能活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