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有人问我怎么把那些模糊的老影像整活,特别是那种犄角旮旯里扒拉出来的历史片段,想弄得更清楚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事儿我琢磨挺久了,也自己瞎捣鼓了好几个月,今天就把我怎么干的,踩过什么坑,一五一十跟你们盘盘。
第一步:先挖点“真家伙”垫底
千万别一上来就想着炫技术!没点真材实料,再牛的技术也得露怯。我这回弄的是我们这边码头的老仓库区。我干了些

第二步:家伙什儿准备开干

材料有了,得动手。我那会儿在家电脑都快被我搞冒烟。
- 硬件先凑合:我那台老显卡跑得嘎吱响的台式机先扛着(后来为了渲染速度还是咬牙换了张新卡)。投影仪用来投效果看感觉,调试的时候差点被我整崩溃。
- 软件全家桶:
- 一个图像处理(我用的是开源的,不想花冤枉钱),专门处理老照片,降噪、调光影。

- 一个3D建模软件,不用学太精,能把建筑、地形的框架拉出来就行。
- 还有个专门搞视频合成的软件。
第三步:按着“老底片”建模子

这时候前面搞到的地图、照片就派上大用场了!别傻傻用现在的建筑样子往上套!
我就对着那几张老地图和照片里确定的建筑位置,在建模软件里一点点搭架子。一个仓库多大?几个窗户?当时那种红砖墙的纹理感?这些都得特别小心,按照照片的样子去堆砌。直接开整。建错好几次,特别是那个主仓库的大门宽度,调了三四遍才跟照片里那个旧光影对上。
第四步:给模型“糊上”旧颜色
光秃秃的模型丑得很,得“贴皮”。重点!颜色可不能想
- 色调必须“老”:把处理好的老照片里最有代表性的那几张拿出来,用软件工具提取里面墙面、屋顶、地面的颜色。那时候那个仓库区就暗红带点灰,不是现在看到的鲜红色。

- 做旧质感:照片里墙面斑驳的地方?那就在模型对应位置刷点”污渍“图层上去;铁皮屋顶锈迹斑斑?得手动模拟那种纹理。调了好几次光泽度和粗糙度,太光滑太假,太粗糙又像烂尾楼。
第五步:把“魂”装进去
这一步最关键也最磨人,模型再真也是死的,得让场景活起来。
- 光影还原时代感:那个仓库区当时用的啥灯?工厂大灯?煤油灯?问老爷子,他说主要是那种高悬的路灯,光线不强还有点偏黄。我在软件里就使劲调那个灯光参数,位置按地图标的高处放,颜色弄成昏黄的,模拟那种钨丝灯泡的感觉。

- 加动态“小零碎”:老头说当时晚上还有拉脚力的板车卸货?那就给几个板车加个缓慢移动的动画;仓库门口总堆着点破麻袋烂木箱?赶紧找素材丢几个在模型门口。
- 氛围滤镜不能少:渲染出来的视频导进合成软件。老照片那种独有的胶片的颗粒感得有?色调再加一点点偏黄绿(老电影那味儿一下就出来了)。为了表现空气差,我还特意在远景稍微加了一丢丢朦胧感,不能太干净。
生成出来拿给老爷子看。他戴着老花镜,盯着投影上缓缓移动的旧仓库街景,半天没说话,就说了一句:“对,当时晚上差不多就这个样子,路比你这还坑洼点。”那一刻感觉,过去那些模糊的影像,是真真切切从时间下面顶上来,在我屋里活过来了。真的特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