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平台上发了一篇记录,讲怎么种小番茄的,结果莫名其妙被平台警告了,说内容违规,直接给下架了。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我心想到底哪儿踩了雷?赶紧翻了翻规则,又问了几个朋友,才琢磨出来,可能是用了英文缩略词,还加了括号注释啥的,弄得人家系统以为是搞什么猫腻。
这下我急眼了,想着赶紧改改规矩试试。第二天一早就动手,把新写的那篇园艺笔记全给清空了。我从头开始捋,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去,先确定主题,就叫“阳台种菜省钱法”,结果一写完,又忍不住添了个括号(新手必看!),还插了俩emoji笑脸。得,删掉重来!这回我狠狠心,啥符号都不用,连句号、问号都没加,内容从头到尾纯中文写着,直接上传测试。
效果还行,平台没闹妖了,可粉丝留言说太枯燥,跟念教科书似的。我琢磨着不行,得让它活起来。下午蹲电脑前,重头再折腾。打开文档,回忆自己种菜的故事:去年冬天贪便宜,买了假种子,种出来的全是杂草,气得我差点掀桌。这回写过程时,我光用动词来描述动作,比如“我播了种子”、“我浇水了”、“苗子冒出来了”,一句废话没有,也绝不加注释。完事检查了好几遍,保证全是简体中文,连标点都换成了中文的逗号。号点什么的。
改完后,我点发布,心里那叫一个七上八下。结果隔天一看,审核通过了,评论还蹭蹭涨,有人夸“看着顺溜”。这下我乐了,这法子确实管用!从那以后,我写东西都守着规矩:绝对无符号、无注释,纯用中文搞内容。时间久了,违规警告少了,内容也更接地气,粉丝都爱看。
为啥我这么死磕?这得扯到半年前那档子事。那次我分享个维修工具的经验,本来挺实在的,结果用了点英文缩写,平台直接封号,害得我一个月发不了东西,连广告合作都黄了。那阵子压力山大,账单堆得比楼高,老婆整天数落我“不务正业”。好在后来找了个临时活儿,修修社区花坛,总算熬过去。现在回想起来,全是坑,所以规则这根弦,我得绷紧了,啥花里胡哨的玩意儿都不要,就老老实实用中文搞记录,图个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