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我去年收拾老屋说起。翻箱倒柜找东西的时候,突然摸到一个硬邦邦的玩意儿,抽出来一看,好家伙,是初中那会儿攒钱买的《荣誉勋章:血战太平洋》光盘!封面上的美国大兵端着枪在炮火里冲,印儿都快磨没了。当时就坐在灰扑扑的地板上愣了半天,琢磨着这游戏里打打杀杀的,背景到底有多少真事儿?心里这草算是种下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直奔市里最大的图书馆,历史军事类书架前杵了俩小时。真不是人干的活儿,太平洋战争的书海了去了,厚的能砸核桃,霉味儿冲鼻子。我专门找那种带战场老照片的,一看就知道是当年记者拍的,黑白的,糊得很,但贼有冲击力。重点是找“瓜岛”、“塞班岛”、“硫磺岛”这几场战役的资料——游戏里这几关记得贼清楚,跑断腿才打过。
小编温馨提醒: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绅士游戏/3A单机游戏大全,点我立即前往》》》绅士游戏下载专区
光看书也不行。抱着老笔记本折腾得眼冒金星。网上搜二战网站,关键词来回换:“美日太平洋战役细节”、“瓜达尔卡纳尔岛纪录片”。有些官方网站放出了解密的作战报告扫描件,全是英文!硬着头皮连蒙带猜看缩写和地名,再看不懂就下翻译软件凑合。好不容易抠出几张日军在丛林里挖工事的示意图,跟游戏里那片雨林地形太像了,赶紧存图!
还试着翻墙找外网军事论坛的老帖子看战史争论,结果被各种缩写和部队番号搞得头大,差点放弃。这活儿干得比打游戏最终Boss还累人,全靠咖啡续命。
资料攒了个七七八八,重新打开尘封的《血战太平洋》。玩着玩着感觉不一样了!比如硫磺岛那关,开场登陆艇冲滩,以前光顾着躲子弹,现在知道历史上第一波上去的海军陆战队五分钟就躺了三分之二!黑沙滩变成红沙滩……游戏里炮火打得再猛,也知道现实比这残酷百倍。
看见游戏里日本兵躲在椰子树根下的散兵坑放冷枪,脑子里立刻蹦出书里照片:热带雨林的烂泥地里,一模一样的坑!连这细节都复原了?心里挺不是滋味。以前当爽快射击游戏玩,现在看,制作者是真下了功夫去还原那股子残酷劲儿。
素材堆成山,该动笔(是动鼠标)了。打开剪辑软件,从“珍珠港偷袭”的新闻片段剪起,配着黑胶唱片滋声的警报音效。游戏画面专门挑关卡载入图和实际战斗混合着放,旁边叠上找来的历史照片对比。讲到关键战役,直接贴书上的伤亡数字,大字、黑底、红字——扎眼就对了!
讲到“巴斯隆”那段,游戏里刚好有个跟队友守阵地的任务,直接把他的真实照片打在屏幕一角。历史书上的英雄和游戏里陪着你冲锋的小人脸重合的那一下,心里真有点小激动。
视频扔平台几天,私信炸了。有当年老兵家属留言感谢提了他爸的事儿;更多是年轻玩家跑来问:“原来不全是虚构?”“硫磺岛折钵山插旗那张照片跟游戏里登场的山真一模一样?”还有让我推荐书的。最搞笑是有个大学生私聊,说他玩这游戏打硫磺岛打到自闭,现在知道真实历史,居然好受点了?得,搞个分享还给人当心理按摩了。
不过折腾这一大圈,最大的感受就仨字:打游戏,费时间!了解背景史,更费时间!但值。就像把儿时记忆里的碎片重新拼了幅地图,发现游戏里每条壕沟、每声枪响,都能在历史的尘土里找到微弱的回音。玩着打打杀杀的,被活活逼成了“小老师”,这事谁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