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带娃去公园玩秋千,排了老长的队。小崽子坐上去嘎嘎乐,我在后头推得直冒汗。回家路上他冷不丁问我:"爸爸,秋千是谁发明的?古人也玩这个吗?"嚯,给我问懵了,赶紧扒拉手机查资料。
先搜"秋千节",蹦出来一堆清明节的资料。原来元明清三代管清明节叫秋千节!接着往下翻,越看越来劲。唐代小姐姐们玩秋千那才叫疯,清明前后荡秋千比现在网红店排队还热闹。段成式写的《酉阳杂俎》里说,天宝年间皇宫里搞秋千比赛,宫嫔们裙子飘得跟蝴蝶似的,唐玄宗直接赐名"半仙之戏"!
查着查着发现个大乐子,以前课本说伽利略看教堂吊灯发明了摆锤定律,咱老祖宗早八百年就在秋千上实践这原理了。春秋那会儿北方山戎族拿藤条当秋千摘野果,被齐桓公打仗时发现了。人家打仗带俘虏,他打仗带秋千,真是个吃货。
小编温馨提醒: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绅士游戏/3A单机游戏大全,点我立即前往》》》绅士游戏下载专区
周末正好在老家砍竹子,心说试试古人法子呗。按《东京梦华录》的记载捣鼓水秋千:
刚荡两下绳子吱呀乱响,邻居张大爷蹲旁边直乐:"你小子搞刑具?旧社会抓小偷才这么绑!"赶紧掏出刚查的资料显摆:"您老不知道,宋朝有种水秋千,人在船上荡秋千,荡到最高点翻跟头跳水,比全红婵还秀!"
试水时摔了个屁股墩儿,忽然想起李清照的词:"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人家唐朝贵妇荡秋千是薄汗轻衣透,我这身汗臭味能熏倒驴。最绝的是《点绛唇》里偷看情郎的桥段——倚门回首闻青梅,这不就是古代版躲在树后偷瞄男神吗?
推着吱呀作响的自制秋千,突然理解为啥古人叫它"千秋"。当年操场边柳树下荡秋千的少年们,如今都是挺着啤酒肚的大叔了。只有这绳子木板的组合,从春秋荡到唐宋,从山野荡进宫廷,现在又卡在儿童乐园的长队里。千年过去,人换了一茬茬,离地三尺的快乐倒是半点没变。
(老李的树屋手札 202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