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随着那篇流传千古的名篇《出师表》,蜀汉的数万大军缓缓向北开拔,缓缓拉开七次北伐的序幕。
之后的七年间,以诸葛亮为首的蜀汉军队,和以曹真、司马懿为首的曹魏陇右大军展开了无数场激烈的厮杀,伤亡数以万计。整个西北地区几乎无处不烽火。
最终,伴随着五丈原将星陨落,一代天骄就此落下帷幕。
三国志中最为经典的一幕
再三十年后,蜀汉灭国。纵有百般机巧,千般算计。也不过成为了历史中的一抔黄土。
而在几千年后的公元1898年,一名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学生读到这里,情不能自已。写下了在日本史上堪称巨著的长篇叙事诗《星落秋风五丈原》。
祁山风劲肃秋酣,暗淡阵云五丈原。
零露漙兮纹彩密,固是草枯骢马肥。
蜀军旗帜黯无光,鼓角之声今寂微。可怜丞相病危笃!
这是一首七章,用近于汉诗训读的语体写成的长诗。以诸葛亮生平事迹为引,详细讲述了丞相艰辛付出的一生。
此文的作者,就是日本近代最富盛名的诗人土井晚翠。
全诗长达349行,而在第一章中,诗人有感于诸葛丞相的忠义和命运之不公,将一句可怜丞相病危笃!重复了7次之多。
而这首长诗旋一诞生,立刻风靡了整个日本。那种面对无常天道的无力感,和即便如此,也要呕心沥血去抗争的精神,几乎让当时所有的日本年轻人为之疯狂。
此诗不仅被收录进了日本学校课本,更是被人谱曲,当作流行歌曲一般传唱于大街小巷。日本人对于诸葛亮的崇拜,可谓达到了一个顶峰。
一 诸葛死后,再无三国
日本人喜欢诸葛亮到什么程度?
有一部日本拍摄的东映三国志动画,从1987年开始拍摄,到1991年完结。历时4年有余,花费14亿日元,动用了19000名临时演员以及2000匹马。
当时的14亿日元是什么概念呢?当时汇率大致是100日元兑换8人民币,也就是说相当于约合1990年1.12亿人民币。以40倍左右的通胀计算,约合50亿元人民币。
而这样一部鸿篇巨制,却只讲述了三国3/4的故事,动画的最后一幕,就是伴随着五丈原诸葛陨世而结束。
不同于真正的三国历史,在日本人的脑海中。所谓的三国,就是自桃园结义而起,至秋风五丈原而终结。
换句话说,不论什么司马懿、姜维、邓艾钟会。诸葛亮在日本人眼中,就是整个三国故事的象征。诸葛死,则三国结。
二 智力评价体系巅峰的象征
当日本人评价自己的历史,说到最有智谋的人——竹中半兵卫之际,一个公认的头衔是“日本孔明”。
而在日本所有三国游戏中,诸葛亮的智力属性永远是排名独一档,并且没有之一。
智力永远顶峰,是最毋庸置疑的事
以国人最熟悉的三国志11为例:
统率92,一流水准,代表了对诸葛亮后期北伐带兵能力的认可。虽然不是最顶级,但是远超一般大将。
智力100,顶级,智力初始100的人,唯有丞相一人。
政治95,超一流水准,这里我们甚至都可以认为,日本人对于三国志的理解还不够。真要是按照历史较真,如果丞相的智力是100,那政治应该是105。毕竟将略非其所长。
魅力92,同样是一流水准,姑且不谈诸葛丞相的人格魅力,单纯是身高八尺(约合1.84米),容貌甚伟的形容,就足以撑起这92的魅力了。
在日本动漫中,大家形容某个人智力过人时,最常用的形容词就是“像孔明一样”。
所以如果我们说日本人心中最有智慧的人是谁,那必然是诸葛丞相,别无他人。
三 忠义的代表,与抗击命运而不得的共鸣
坐落于成都市中心的武侯祠,是著名的历史古迹与景点。
武侯祠,是诸葛丞相一生功绩的写照
对于日本游客而言,来中国必须去的两个地方,就是成都的大熊猫繁育基地,和武侯祠。
来这里参拜诸葛武侯,听导游讲解诸葛亮的一生功绩。对于日本人来讲,就和伊斯兰教徒去麦加朝圣,西藏人参拜布达拉宫一样神圣。
日本人喜欢樱花,也喜欢“具有卓越才能、忠诚勤恳、如樱花般的悲剧性英雄”
对于他们来说,这句话就是因为有了诸葛丞相,才会被定义出来的。
不像中国,崇拜诸葛丞相是因为他的仁爱,忠诚与信义。日本人对于诸葛丞相的感情,更像是观赏樱花。
在最短的时间内爆发,度过璀璨一生后悄然陨落,再无声息。
那种带有悲剧气息,却又悲壮不已的英雄,恰恰符合了日本民族最核心的特性。
所以每当诸葛亮的诞辰和祭日,都会有大量的日本人出资立碑,写传。甚至就连日本的祭祀庆典,都会以孔明的名字,来命名花车。以接受民众的朝拜。
就连对于中国一向傲慢的日本历史学者渡部升一,都对诸葛丞相毕恭毕敬,公开宣称每次读出师表,都不禁热泪盈眶。
诸葛亮的一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对于这样的英雄人物,无论古今,不论中外。历史始终会给予最高的评价。
中国如此,日本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