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大悲
大话西游的剧情如是;大话西游的影片如是。
而周星驰的命运,亦如是。
黄沙,红领巾,加上那根金色的棒子
1 哪有那么多后现代解读,本身就是一部商业片。
1992年到1993年,是周星驰的黄金年份。伴随着周氏喜剧风格的成熟,他领衔的电影部部大卖。从审死官(4988万)到鹿鼎记(4086万);从武状元苏乞儿(3741万)到唐伯虎点秋香(4017万)。
这会儿的周星驰,基本就是票房与品质的保障。
但于1994年开始拍摄的大话西游,直接就将拍摄成本飙升到6000万。远远超出了之前香港票房能容纳的极限。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谈什么后现代解读,周星驰转型作等等。但从结果来看,这部电影的拍摄,其实就是当时周星驰话语权足够强大+自己成立影视公司+试图打开国内市场三者结合的结果。
单从票房来看,两部大话西游票房累计4600万(2500万+2100万)。其实已经是香港年冠级别的选手了。
而周星驰和导演刘镇伟最大的失误,则是在于他们预判错了那个年代,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度与承载量级。
当大陆票房仅仅20万元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的这部影片已经失败了。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周星驰为此成立的彩星电影公司,在拍摄完大话西游后直接濒临倒闭。
如果真的有那么多深意和潜台词,周星驰犯得上把自己的财路和前途都赔在这部作品中么?
所以不要再猜测什么深层次的东西了,大话西游的本质,就是一款试图做些不一样的港片周式风格的喜剧。
只不过当时,它没有成功而已。
这是周星驰的大悲。
2 大话西游到底讲了什么?会让人如此痴迷近30载?
至于后来大话西游为什么又火爆起来,这其中的原因大家早就知道了。无需在此多言。
但是大话西游到底讲了些什么?会让这么多人这么多年,都对它如此魂牵梦绕,弃而不能呢?
说到底,其实佛经中的三句话是最合适的:
求不得 爱别离 怨憎会
三句话,九个字;基本就说清了大话西游的内核真谛。
何谓求不得?
邻居家的孩子同桌的她;有钱的亲戚和善的妈。
越是得不到的、越想得到的——这是对于求不得的字面理解。
而对于人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这是对于求不得的深层理解。
所以大话西游中的求不得,看似是白晶晶对于至尊宝的求不得,孙悟空对于紫霞仙子的求不得。但实际上,却是对于爱情、自由、忠诚这些美好词汇的追求与向往。
这就是大话西游为什么在当时的中年群体中没有市场,但是却在几年之后的大学生中找到知音——因为大学生群体,才是对于美好事物憧憬感最强的一批人。
相比而言,爱别离的普世观则更普遍一些。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到了2020年,早就实现无缝视频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30年前,那种需要通过书信与公共电话沟通会是个什么滋味。
尤其是对于刚刚品尝到爱情滋味的大学生而言。相聚时有多甜蜜,分离时就有多痛苦。
那么,把这种痛苦放大100倍会是什么感觉呢?
那就是大话西游中的别离滋味了。
怨憎会——本意是指相互不喜欢的人,却偏偏不得不凑在一起。心中无奈的滋味。
再广义一些,如果命运就像怨憎会一样,就算你知道它会到来,却没有任何办法抵抗,甚至连拖延都做不到时会怎样呢?
至尊宝怨憎的,并不是牛魔王。而是头上的紧箍咒,越憎恶,就越如影随形。
大话西游并不是什么后现代主义。其实它要讲的东西,依然还是男男女女总也讲不完的那点事。只不过大话西游,表面上讲的过于隐晦,但内里讲的又过于直白了。
这是普罗大众的大悲,却是周星驰的大喜。
3 大话西游对周星驰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其他人又意味着什么?
大话西游,在戏里一棒子打死了周星驰心中那个桀骜不驯的悟空。留下了现实中嬉笑怒骂的那个行者。
在戏外,则送走了真正快乐的那个周星驰,留下了几十年后,一头白发淡淡说着谢谢啊的周导。
而当时的正主朱茵,绯闻女友莫文蔚和蓝洁瑛。两人早就嫁为人妇,而一人今日已经离我们而去。与周星驰早就再无瓜葛。
虽然之后的几年中,周星驰依然有佳作诞生,并且也成功转型成了导演。但就像大闹天宫前的悟空一样,那个真正意气风发的周星驰。也随着大话西游,一道离我们而去,再不回头。
而对于大众来说,一部本来就充满传奇色彩的电影,如果再加上一段现实中,与之几乎完全一样,同样充满转折与传奇的故事。那岂不是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么?
这是周星驰的大悲,却是普罗大众的大喜。
4 30年后,我们真的相信,这只是一部商业片么?
文章的最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开头:
大话西游是一部商业片么?
是的,因为一开始拍摄的初衷,就是要做一部超越其他商业片的商业片,但再怎么超越,它依然是商业片。
大话西游是一部商业片么?
不是,不管是误打误撞,还是人们的过度解读,亦或者是现实中主角相同的命运遭遇。都让这部电影有了太多不同以往的内容。
但这对当事人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周星驰依然走在导演的路上,不论他人的赞美或贬低。
刘镇伟依然走在导演的路上,同样不论他人的赞美或贬低。
只有普罗大众们,几十年间,依然孜孜不倦地讨论着大话西游,分析着剧中的细节。
在结束本文之际,我们不妨引用诗人扎西拉姆·多多的片段,来为大话西游做一个注解。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