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来到3月第一天,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这场新世纪以来影响最大,关注人数最多的激烈交锋,也已经进行了将近一周的时间。
从2月24日,俄罗斯发动攻击开始。这场俄乌冲突(战争)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从最开始的俄罗斯一路高歌猛进,不到1天冲到乌克兰首都基辅城下。大批网友高呼俄罗斯闪击战无敌。
到最近俄罗斯逐渐陷入僵局,迟迟没有拿下乌克兰首府与第二大城市,再加上西方军援与双方开始谈判,又有一批网友调转枪头,开始唱衰俄罗斯;认为俄罗斯此时已经是进退两难,国内矛盾凸显,军事行动无法推进,即将面临国家崩溃。
加上这是第一场互联网直播战争,各种真消息假消息漫天飞舞——前一个瞬间,乌克兰总统还在表彰蛇岛英勇不屈的十三位烈士,为他们颁发各种奖章、后一个瞬间,俄罗斯的视频画面里,82名蛇岛投降的乌克兰士兵就开始领取行李,美滋滋准备回家。
有说俄罗斯打赢好的,也有说俄罗斯打赢不好的;有说俄罗斯已经打不下来的,也有说俄罗斯准备放核弹破釜沉舟的;总而言之,四面八方,态度不一,角度不一认知也不一的信息几乎把我们包围,让很多人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看待这次俄乌冲突。
其实剥开这么多的信息茧,真正的俄乌之战,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很多。
要了解这场战斗或冲突,我们首先要定义清楚它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一场有限度的防御型区域冲突
俄罗斯的终极目的,不是吞并乌克兰,从而让自己与波兰接壤,直接面临北约的威胁。而是通过与乌克兰之战,换取自己的缓冲空间。最好情况下,让乌克兰换上一个亲俄政府,最差情况下,也能确保卢甘斯克和顿涅斯克独立自治,让俄罗斯有两个资源比较富足、对俄罗斯足够忠诚的附庸国。
有了这个定义,我们再来看那些乱七八糟的消息,是真是假是对是错,自然也就很容易辨别:
1 俄罗斯已经不行了,即将面临乌克兰和西方的反攻,普京下台,俄罗斯政府崩溃。能说出这个观点的,基本上不是头脑简单的小白兔,就是被这一轮西方传媒彻底洗脑的偏西方人士。
要知道,对乌克兰之战里,俄罗斯动用的全部军事力量最多不超过20万人,是俄罗斯武装军事力量的大约五分之一不到。
而实际截至目前的战损,哪怕按照乌克兰一方所说的4300人伤亡,比起早年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的伤亡规模也小了许多(车臣战争里,俄罗斯军队阵亡3826人,伤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踪)。
如果说这种程度的伤亡,和几百辆坦克装甲车,以及几十架飞机的损失就能让俄罗斯崩溃,那么联合国五常基本上就是个笑话了。
而对于俄罗斯政府和普京而言。动用的这部分部队所支出的军事开销,也远没有网上所说的的一天100亿美元的程度——是有没概念,才能说出动用20万人一天要花100亿美元这种逻辑?
要知道,在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里,整整43天的时间,参战兵力80万人。飞机军舰巡航导弹不要钱般地发射出去,也才花了1000多亿美元。其中冤大头还是沙特阿拉伯,美国本身只花费了100多亿美元而已。
哪怕算上物价膨胀,俄罗斯的这次军事行动总计花费最多也就是几百亿到上千亿美元的水平。以俄罗斯战前6000亿美元储备来看,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而现在战场上的局势,俄罗斯依然牢牢控制着乌克兰主要城市外围。与其说是乌克兰的反攻会有多大影响,倒不如说西方国家的制裁,反而是俄罗斯目前最大的威胁。至于武器运输这件事嘛,除非美国想和常凯申一样当个运输大队长,否则更多地是把北约国家绑上战车的一种手段。
所以如果有人和你说俄罗斯就要崩溃了,普京必然下台。那么请那个人扭头右转,好走不送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
2 俄罗斯打赢了对中国毫无益处,牢记百年前俄罗斯抢夺中国领土的事实,如果俄罗斯打赢了会对中国造成严重威胁。这又是另外一种非常神奇的言论,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基本上就是一个标准的愤青,而且是不带脑子的愤青。
我们大家都知道,军事是服务于政治的,而不是服务于历史。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俄罗斯1710万平方公里土地,就是目前世界都承认的国际公约。哪怕我们都知道历史上俄罗斯抢夺过中国大片土地,但是在现在的国际公约准则里,就连我国政府也是承认这些领土属于俄罗斯的。除非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否则这些领土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变化。
而在国际环境上,是个正常人,都知道目前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共同合作的关系——中国需要俄罗斯为中国确保北部漫长国境线的稳定,以及源源不断提供足够多的能源与物资;而俄罗斯则需要中国确保俄罗斯南部漫长的国境线没有问题,以及提供足够多的货币和互补物资。
说出这种话的人,你们有想过如果现在中国和俄罗斯交恶的后果是什么吗?
那就意味着,中国必须在漫长的北部边境陈兵百万,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时刻警惕着俄罗斯的钢铁洪流涌入。意味着中国同时和世界上军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展开军备竞赛。
到那个时候,你还说得出我们要收回领土这句话吗?
爱国是好事,给国家添乱则不是。打着爱国的旗号添乱,那就是坏事了。
3 为乌克兰人民祈祷,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如果说前一种人很多是憋着不可告人的坏心思散播那种思想,那么现在这一类人,则是能让别人用惋惜表情看着,同时说出:“朋友,好点了吗”这种话的人。
你为乌克兰人民祈祷,乌克兰人民需要你的祈祷吗?
选择喜剧演员当总统,是乌克兰大多数人民的共同意愿,泽连斯基上台时的支持率是73.3%;直到开战后甚至号称有90%以上。
而当年克里米亚公投,希望并入俄罗斯的投票率是95%。
所以乌克兰人民的愿望到底是啥?是乌克兰人民选出个演员总统,然后全国跟着这位总统一起跟随美国的指挥棒跳舞嘛?
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北爱尔兰今天突然宣布独立,英国会怎么做?如果加泰罗尼亚突然宣布脱离西班牙,西班牙政府会不会出兵镇压?如果夏威夷群岛说自己是个国家,美国的舰队会不会24小时之内就出现在附近的海域里?
乌克兰的人民选择了乌克兰的总统与政府,而这届总统和政府选择了全面投向北约。试图得到北约好处的同时,也必然面临被俄罗斯打击的危险。
这次的事件,无外乎就是利益与风险之间的对冲达到高峰。如果能抗住这次俄罗斯的这次打击,乌克兰自然在国际地位上会有所提升,而如果扛不住这次打击,乌克兰则必然被俄罗斯分割,整个国家处于软割裂状态。
乌克兰人民是否值得怜悯?当然是的,但是这也是乌克兰人民的选择。权利与义务总是相对的。
如果真的想为乌克兰人民祈祷,那么就去前线当医疗志愿者或者为灾后重建捐款捐物吧。以祈祷之名拉一踩一,就不怕那天西方国家人民也在那里为我们祈祷么?
4 我们看戏就好了,谁赢谁输对我们没所谓。最后这种思维,其实是相对正常的大多数人的思维。
本质上其实没有错,毕竟这场战争发生在距离我们几千公里之外。除了旅居乌克兰的几千名中国人和他们的家属受到波及外,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的确短时间内不会受到这场战斗的影响。
但是为什么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态度如此看重?而在多个国家对俄罗斯发起制裁的时候,中国对此却是抵制制裁,呼吁双方冷静应对?
原因也很简单,这场战斗,对我国的影响至少有三个:
短期来看,俄乌之战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将北约和美国的目光吸引过去。
俄罗斯没有讨得便宜,北约和美国会进一步逼迫乌克兰向前,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
俄罗斯讨得小便宜,则两个共和国独立,和乌克兰形成对峙之势。延续战前的紧张事态。北约和美国必须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以确保不会发生第二次俄乌之战。
俄罗斯后续战事进展顺利,则两个共和国独立之余,乌克兰整个政府崩塌,新的亲俄政府上台,乌克兰本身中立与非军事化。那么北约和美国对于俄罗斯的忌惮加剧,制裁必然再上一个新的等级,新一轮冷战开始。
所以不管怎么看,短期之内,美国的目光都会被俄罗斯和欧洲吸引过去。和中国的博弈必然有所缓和,这一点,从布林肯最近的通话中就明显可以看出,从以前不支持台独,直接转变为反对台独的表态,就是短时间内美国希望软化中美对抗,以便于腾出手来全力应付俄罗斯的威胁。
中期来看,俄罗斯对乌克兰之战,给中国收复台湾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本。
俄乌之战一开打,最紧张的人却是台湾。原因很简单,无论此战是胜是负,都给中国未来武统台湾提供了一次现实中的沙盘预演。
和乌克兰相比,台湾更没有名分(乌克兰是主权国家,台湾只是地区);面积更小(乌克兰面积60.37万平方公里、台湾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更少(乌克兰4400万人、台湾2300万人);而中国的各项实力,比现在的俄罗斯更强大。
更重要的是,通过俄乌战争,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斗争底线也一览无余——哪怕乌克兰全境沦陷,美国也不会动用自己的一兵一卒;甚至对俄罗斯使用的制裁大棒,敢不敢对中国使用都是另外一回事。
认真观摩俄乌战争与世界各国的态度变化,中国未来应该如何收复台湾,想必军政层级已经有了很多的预案。
长期来看,新的东方阵营对抗西方阵营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从俄乌战争映射出的,其实是现在世界环境下整个阵营对抗的新模式格局。
试图寻找新利益增长点以缓解国内压力的美国,能否带领自己的北约盟国和东亚诸国。重新打造出新的世界领导者姿态?以及迫于美国压力而逐渐走近的中俄两国,能否团结其他国家形成新的东方阵营,并且构成新的二元对抗形态?
现在看来,这个未来到底如何还不好说到底是否能够形成。但是在这次事件里,站队双方的国家以及态度都愈发鲜明。隐隐有着分化越来越清晰明朗的趋势。
如果真有这个趋势,那么俄乌之战背后各个国家的博弈就更加值得我们关注了。
制裁俄罗斯SWIFT,但却绕开最关键的能源闭口不谈;提供给乌克兰军事援助,但却打死不愿意派出一兵一卒;以及各个国家漫天口嗨的隔空吵嘴。
这些操作的背后,都是蕴含着各个国家深层次的考虑。所以多关注俄乌之战,并且从此看出世界各国的内心想法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并不是说两国打架,其他人看个热闹就完事了。
5 结语这次俄乌之战的爆发,虽然截至目前的冲突力度并不大,但是里面的复杂程度与所有人的关注程度却是异常之大。
也正因为关注的人太多,所以很多比较幼稚有趣的观点也会随之出现。对于这些观点,大家一听一笑即可。毕竟哪怕是最资深的国际事务专家,也无法预测准目前的乌克兰局势。
今天,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的第一轮会谈也已经结束。虽然双方的要求差距很大,但是从结果来看,都愿意进行第二轮谈判;哪怕俄罗斯军队依然在推进,但是战场上的硝烟味已经轻了许多。
这就充分说明了俄罗斯在这件事情上是有预案和备选的。
所以我们不妨从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事态的后续发展,以及根据最终的结果来判断未来世界局势的走向。
这样,才有助于我们自己对世界局势的理解和大局观的提升。也比那种或悲天悯人,或危言耸听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