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章截止到十六国,本期文章将介绍从南北朝到清朝各个时期的第一内政武将,如果没有浏览上一期文章的小伙伴欢迎从我的主页直接浏览哦!
南北朝
南北朝第一内政武将是西魏大臣苏绰,帮助宇文泰改革时政,制文案程序、定计账、户籍之法,又作《六条诏书》,深为宇文泰所称道。同时也竭力举荐人才,所举之人皆至高官。由于常年恪尽职守,苏绰最终积劳成疾而卒,宇文泰对此深为痛惜。
隋
隋朝第一的内政人才,也是游戏中最后一位王佐武将,真宰相——高颎。在隋朝建国之初,高颎被封为尚书左仆射之宰辅重职,为相期间朝野推服,海内富庶,又引荐贤良,推举杨素、苏威等人共襄政务。但在处斩张美人和阻止杨坚废长立幼时得罪杨广而被诛杀。
唐
唐朝最高政治武将是98政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比较奇怪的是唐朝竟然没有一个武将的政治达到100以上(这和游戏的平衡也有很大关系,魏征、长孙无忌的政治甚至都没有90)。
李世民年少成名,亲统大军消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等割据势力,“玄武门之变”后登基为帝。在位期间知人善用,虚心纳谏,同时平定外土,开创了海内归附、四夷来朝的大唐盛世。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第一内政武将是后周世宗——柴荣,即位之后的柴荣励志“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经济上停废寺院,禁私度僧尼,收佛像以铸钱,招流民以开垦荒田;军事上严明军纪,裁汰冗卒。被后世誉为五代第一英主!
宋
宋朝的第一内政武将同样也是皇帝“出身”,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的赵匡胤平定南方各个割据势力,在政治上惩五代之弊,收回将领兵权,建立了以文官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这个制度在两宋三百年间一直被沿用。
辽、金
辽的第一内政武将是辅佐耶律阿保机建国的大臣——韩延徽,最早在契丹倡导“胡汉分治”,设置南北两院,北面官使用契丹制度,南面官仿中原制度。招募汉人前往北边垦荒,大大增强了契丹的经济实力。
金朝的第一内政武将是金世宗——完颜雍。完颜雍自身十分朴素、不穿丝织龙袍,金国人民都十分富裕,实现“大定盛世”的繁荣鼎盛局面,虽然想要改善民族关系,却未能真正消除隔阂。
西夏
西夏势力第一内政武将是西夏太宗——李德明。李德明治国最大的特点便是“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称臣,接受两国的封号,由于这个政策,西夏的外部环境相对安稳,内部的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在稳固祖业的同时还是扩张发展。
元
虽然耶律楚材是契丹族之人,但是却是蒙古帝国时期的大臣,辅佐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十四年之久。提出以儒家治国之道并制定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耶律楚材并不是元朝时期的人物,只不过按照游戏中的归属,划分为元朝的武将,不然也没地方去了)
明
明朝第一的内政武将毫无疑问是万历首辅张居正。在张居正主政期间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任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东平倭寇,北拒蒙古,使得明朝大有复苏之象。但最终和皇帝的矛盾,导致在张居正死后,其治政理念也是消失殆尽。
清
政治榜单中出现皇帝的概率大大提升,清朝的最高政治武将同样也是身为皇帝的雍正。雍正在位期间,平定了罗卜丹津叛乱,设立军机处,整饬吏治,加强皇权改土归流,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纳粮,一系列的举措消除了康熙一朝的弊端,为乾隆一朝的繁盛打下了基础。
小伙伴们觉得这些历史人物称得上是各个时期的第一内政武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