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1“回京的诱惑”,孔伷三条发展路线的利弊比较
在反董卓联军剧本里,占据
汝南的
孔伷非常特殊,用他开局的挑战与机遇都是最大的。困难点在于开局只有
许靖这个助手,两人又都不善于战阵,易守难攻的汝南也是穷山恶水环绕,如果他们不走出去,最终的结局只有灭亡。
然而他的机遇也同样是诸侯中最多的,其发展路线大致分为洛阳线、江东线和巴蜀线。当然一般的玩家能够经营好一条线已经很不错了,经验老练的玩家只要把握好节奏是勉强可以支撑两线的,运气好的话也可以打出三线(前提是董卓烧
洛阳城的时候正好能赶上)。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孔伷三条发展路线的利弊。
洛阳线路优点:文武兼备的一线精英人才库
我们都知道,游戏中欲得洛阳则必先占
许昌,在前期的许昌有两名出色的谋臣,分别是
郭嘉和陈群。王佐之才的郭嘉自然不必多说,陈群的亲爱武将更是能直接为我们打开洛阳的司马家族招聘缺口。孔伷虽然在汝南也能登到周仓
廖化这样的二线武将,可是要想形成足以进军天下的战力,洛阳的徐晃卢植和司马一脉是必须优先争取过来的。
洛阳线路缺点:联盟解散以后会陷入董卓、曹操和袁术三大势力围攻。
说实话占领洛阳真的很看脸,董卓烧洛阳是剧情的必须,只是料不准具体哪一天烧,只能猜个大概。如果烧城的同时旁边正好有董卓的部队,那铁定马上又占回来,能趁机1兵夺城确实说明你今天可以下楼买一注彩票。拿下洛阳以后马上就要让陈群和郭嘉开展人事招聘了,把
徐晃司马朗这些人都拿到手。汝南那边的物资和装备也拉到洛阳,全力建设经济和扩充军队,反董联军会在开局之后的一年左右解散,不想放弃洛阳就只能硬扛董曹袁的围殴。中原会战很刺激,但是也会严重拖延地盘扩张的速度和效率,北方强敌太多了,我个人还是喜欢捞了人才以后往南方跑路。
江东路线:割据东南,吸收东吴派系的人才。
开局重点往东南方向的空白区域扩张,相信是绝大多数选择孔伷的玩家们最青睐的发展方向。理由也无外乎江东三城有长江屏障、有马忠潘璋、有周泰鲁肃,可以说
孙吴势力大半的精英都在江东,拿下江东至少能保证自己在游戏里能够保命,隔岸观火再伺机北伐。
江东地区唯一的麻烦就是
陶谦,还是同盟的时候
陈登就带兵从曲阿进入
吴郡了。孔伷吃了距离上的亏,手快的话能拿下建业和会稽,等一年后剧情解盟再两城夹攻,驱逐陶谦在江东的势力倒也不是什么难事。之后就安心经营东南,中原方向守好庐江和寿春绞肉机,找合适的机会北伐就行了。
孙坚和
刘表主要是死磕江夏,也可以瞄着时候去打一打他们的秋风。
巴蜀路线:虽然比较险,一旦成功就嗨翻天了。
很多人会因为
襄阳隔了刘表而没注意到孔伷可以在开局就入蜀,具体路线就是从新野的湖阳港下水,然后从汉津港登陆,此时江陵还是空城,就这样绕过刘表进入永安。刘璋的扩张欲望是所有诸侯里最低的,开局一年多都只是被动防御张鲁,至于嘴边的空城永安他都不会染指。孔伷抵达永安后,把徐晃郭嘉这些顶级文武人才召唤过来就可以快攻
江州。
刘璋的主力基本都是在梓潼血拼张鲁,成都的防御也不强。只要快攻拿下江州就可以把永安委任做后方,让司马家族的内政人才管后勤,一鼓作气打下成都就基本锁定巴蜀的大局了。另外孔伷向南中扩展的速度必须要快,时间拖得太久很有可能孟获会自立,那样南北被夹也是非常头痛的。占空城随便带几十个兵都行,趁云南和建宁还是空白就立马占了,平息南蛮隐患。整合巴蜀的资源和人才库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了,董卓的重点是对付中原的军阀,
吕布张辽那些武力担当都在东线,这样的情况下从
汉中往北打雍凉还是非常占赢面的呢。
综合来看,孔伷把主要精力用于经营洛阳的话,就要花大力气把虎牢关和函谷关守好。司马一脉的人才真的是“回京的诱惑”,然而却有可能牺牲抢占南方空白城市的大好机遇。搬家到江东的话能够安稳割据东南,可等中原诸侯兼并做大之后再想北伐也就不容易了。我个人还是最看好进军巴蜀,在许昌和洛阳抢到精英以后就举家西进,坐拥天府之国,再由西到东成就霸业。选择大于努力,这个道理在游戏里一样深刻。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期待各位参与文章末尾的投票,本次投票的主题是:游戏里孔伷的进军路线,你最喜欢哪一条?
游戏里孔伷的进军路线,你最喜欢哪一条? 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