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抖音突然停住了,看见评论区里吵得贼凶,一堆人说“小镇做题家怎么怎么样”,我寻思这词儿最近好像总蹦出来,可到底是啥意思?谁先发明的?想着干脆自己动手刨根问底一次,顺手记录下来得了。
我连瓜子都顾不上嗑了,直接抄起手机打开浏览器。先在搜索框里打了“小镇做题家 起源”,跳出来一堆观点文章,讲的都是这词儿反映了啥社会现象。这玩意儿虽然重要,但根本不是我想找的源头。我就较上劲了:非得揪出第一个说这话的人不可!
换了个招儿,搜“小镇做题家 最初 提出”。结果更绝,好几个大号都说是自己“挖掘”出来的概念,但谁也没提具体时间地点人物。这感觉就像拼拼图少了最关键那块儿!我干脆把词儿拆开搜:
小编温馨提醒: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绅士游戏/3A单机游戏大全,点我立即前往》》》绅士游戏下载专区
这时候有个关键点被我逮着了:中科院黄国平博士那篇刷屏的论文致谢!他写自己“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当时很多人就说这是“小镇做题家逆袭”。我一拍大腿:这肯定是个传播爆发点!但问题来了,是黄博士自己用了这词儿吗?赶紧翻出原文一个字一个字扒拉,结果人家根本没提这四个字,纯粹是网友给贴的标签。
折腾一小时后开始暴躁,切换英文关键词搜“China small town problem solver”,转机来了!外媒报道里提到这个词在2021年6月因为中国青年报一篇评论被广泛讨论。我马上掉头搜那篇文章,作者叫“文峰”。点开仔细读,好家伙,全文透着一股高高在上的味儿,大意是说“这些小镇青年只会刷题,眼界和素质跟不上城市孩子”。评论区直接炸锅,无数网友用“小镇做题家”自嘲反抗,越吵越火。这下破案了:源头在传统媒体的一篇稿子,但真让它烧起来的,是普通人的愤怒和自嘲。
摸清楚来龙去脉后,我在笔记本上简单列了条线:
写到这里颈椎都疼了,但心里特透亮。以前觉得这词就一网络梗,没想到背后缠着教育资源、城乡这些硬疙瘩。尤其是想到自己当年在县城高中狂刷五年真题的经历,差点对着屏幕喊一句“这不就是我么!”
关电脑前顺手查了查数据。好嘛“小镇做题家”这词儿在微信指数的爆发点就是2021年6月,和那篇“神评论”时间严丝合缝。这下踏实了,洗洗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