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聊判断食物糖分这事儿,可别提了,前几天差点把自己坑惨了。
上礼拜亲戚来玩,带了盒包装特朴素的“无添加”杏干给我。看着健康?嚼着也就微微酸,根本不甜,我心想着这玩意儿肯定低糖,没忍住咔嚓咔嚓干掉半盒。结果!下午整个人昏昏沉沉,口渴得要命,跟喝了糖浆似的。不对劲,绝对不对劲。
我寻思,这玩意儿吃起来不甜,难道糖都藏起来了?赶紧跑去翻食品包装侧面。我的老天爷!那营养成分表里“碳水化合物”那栏高得吓人,折算下来,半盒杏干掉进去的糖,都快顶上一大瓶可乐了!脸打得啪啪响。
小编温馨提醒: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绅士游戏/3A单机游戏大全,点我立即前往》》》绅士游戏下载专区
这教训太深刻了。光靠嘴巴尝甜不甜,真信不过我想了个笨办法:掏出家里测血糖用的血糖仪(我爸在用)。虽然这玩意儿不能精确测食物里的糖含量,但能测吃完后血糖升得快不快、猛不猛!升得又快又高的,肯定糖多呗!简单粗暴。
我先拿那个“不甜”的杏干开刀。吃了几颗(吸取教训,不敢吃半盒了),半小时后一测:血糖“嗖”一下蹿老高!升幅比我之前喝一小罐可乐还猛!惊掉下巴。原来果脯这东西,水分没了,糖都浓缩了,不甜也照样能糊弄人!
然后测了个尝着很甜的西瓜。吭哧吭哧啃了一大块,心想完蛋,血糖肯定爆表。结果?半小时后升是升了点,幅度居然比杏干小多了!一琢磨也对,西瓜水多,糖被稀释了。
最让我翻白眼的是试了一杯原味酸奶(品牌我就不说了,常见的那种)。喝着就微微酸,感觉挺健康?搭配了点新鲜百香果,想着补充维C。结果血糖仪差点报警!升得比可乐还快!我真懵了。
赶紧又翻酸奶盒子背后的配料表,好家伙,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白砂糖”!再配上甜度被酸味盖住的百香果(百香果本身含糖也不少),这俩加一块儿,直接给我来了个血糖组合拳。 真是防不胜防。
实践出真知,血泪教训:
唠叨一句:别学我瞎吃杏干了!那种皱巴巴的蜜饯果干,看着天然,基本都是“隐形糖弹”。现在明白了,血糖仪那一针针扎手指,比舌头被骗了之后追悔莫及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