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整理老文档突然抓狂了——朋友从台湾寄来的手写信全是繁体字,盯着看了半小时眼睛发花。必须找个转换器救急,结果搜出来几十个工具,评论区全是刷好评的水军。得,只能自己当人肉测试机了。
先拿最显眼的“繁轉簡大師”开刀。页面花花绿绿像十年前的QQ空间,刚贴上「憂鬱臺灣烏龜」就卡死。刷新三次才吐出来“忧郁台湾乌龟”,简体是简体了,但朋友原文写的是「憂鬱的臺灣烏龜」,直接吞了“的”字!更离谱的是“龜”字根本没转,逼得我手动删掉(翻白眼)
不死心试了小红书爆火的“彩虹雲轉換”。界面倒是清爽,可黏贴港版《明報》摘錄「鹹濕片單曝光」后直接崩成乱码,输出框躺着几个“咸?片???” 。评论区还吹嘘“古籍转换神器”,试了句《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把“說”转成“说话”的“说”(实际该转“悦”)——这要是学生党交作业直接挂科。
小编温馨提醒: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绅士游戏/3A单机游戏大全,点我立即前往》》》绅士游戏下载专区
正骂骂咧咧时想起大学时用的“旧书桌”,网站丑得像DOS系统。战战兢兢输入「麵包店老闆與僱傭關係」,居然完美输出“面包店老板与雇佣关系”!连“關係”这种多义词都没错。再测冷门字「曱甴」(粤语蟑螂),老老实实标注“无法转换”比乱改强十倍。
蹲厕所时试了手机端的“繁简火星文”,粘贴「乾脆麵與頭髮乾燥」后笑喷:输出“干脆面与头发干燥”。“乾”字根据语义分得门儿清!接着手欠加了个注音符号「ㄍㄢˇㄐㄩㄝˊ」,结果自动过滤符号只转文字,这细节吊打前面所有。
熬到凌晨三点总结出吐血规律:花哨页面约等于菜鸡,丑工具往往有真功夫。转换繁体字根本用不着AI加持——能识别多音字、不乱删符号、不懂就承认的老实人,才是真·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