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绅士游戏/3A单机游戏大全,点我立即前往》》》绅士游戏下载专区
近年来,网络游戏可谓是愈来愈火爆,在种种趋势的推动下,电竞应运而生。对于电竞的概念,详细在座的各位都有所了解,冻梨再此就不做过多的解释。在电竞这一行中,风头最火的可谓是各游戏的职业选手们,他们代表着对应游戏的顶流,享受着荣誉,凭借自身实力获得丰厚的奖金。玩游戏也可发家致富,这是多少年轻人的梦想。

有趣的是,电竞基本上可以和年轻人划上等号。同龄人,他在赛场上披荆斩棘,你在校园里埋头苦读,两者对比下的差距巨大,宛若两个世界。这对于年轻人而言,冲击力较大,因此也衍生出了两个对立点。电竞选手梦想着退役后,拖着满是病痛的身体,能够上大学继续深造。大学生无心上学,想着打游戏的天赋被发现,被挖掘成为电竞选手,靠打游戏也能赚钱发家致富。

对职业选手而言,每个游戏的赛事实际上能够发家致富的也就那少部分人,绝大多数电竞选手实际上拿着微薄的底薪,永无上场之日,只能在俱乐部里担当主队的陪练或者青训的临时教练。每天高强的训练,需要面对电脑、手机等设备,久坐早已经带给了他们身体无可逆转的病痛。

目前据冻梨所知,电竞选手普遍在读书的年龄放弃学业转行,早已经缺失了对应的知识,上大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少部分顶尖俱乐部,拥有高校电竞学院的输送名额。电竞是一门青春饭,20岁就要开始考虑退役问题,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电竞,没成果真就一生半毁。

对大学生而言,从高中的严苛管理到大学的自由放松,很容易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根据“马斯洛的需求模型”可以得知,游戏的设计可以说就是依靠人类的需求而来,对比之下课堂对学生毫无吸引力。加之电竞行业兴起的冲击,普通玩家很容易只看到顶尖选手的风华,18岁年入千万,19岁世界冠军。反观大学期间对未来的迷茫,电竞反倒是成为了部分大学生虚拟的心里慰藉,上个分冲个王者打点城市赛,觉得自己也有机会尝试电竞了。

有一说一,成为职业选手有很多门槛,你得冲上游戏内前十才有资格谈,其次大学生这18岁的"高龄",电竞俱乐部真不一定看得起你,我也不知道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大学生还在做这种梦,甚至去所谓的电竞培训,挺无知的。相比之下,部分真正了解电竞,想入这行的大学生,都是看着幕后的其他职位,战术分析师、队伍助教等等。

两者一对比,基本上皆为空想。有能力的职业选手拥有着保送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而没机会的选手意味着没实力,在20多岁却缺乏众多技能真就只能继续围绕游戏展开后续生活。至于大学生还想打职业,醒醒吧,18岁的高龄等你熬到主队伍首发位,上赛场打一局就退役么?你以为人人都可以成为100%胜率的IG.wxz么。对此,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