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新的那XXX出了!"同學A興奮的說著,"真的!回去看看星空有沒有得下載!"同學B愉快地說著。某2010年的一個中午..."你玩啥來著?"同學A一邊吃午飯一邊問隔壁玩著psp的同學C,"怪物獵人阿,去某巴士就有下。"同學C一邊吃飯一邊打轟龍一邊回答著。對這就是日常。
以下觀點的靈感均來自於巫師3CD社的言論,當然有依舊是自己的一己之見請見諒。
當你最想玩遊戲時,你很窮麼?
小编温馨提醒: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下载游戏请前往89游戏主站,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绅士游戏/3A单机游戏大全,点我立即前往》》》绅士游戏下载专区
CD社曾經說過大概的話..."對於學生而言遊戲真的太貴了..."
你覺得遊戲貴嗎?設身處地地去想想,不要考慮你的工作,就考慮平均學生的狀況,一個月掏400買遊戲貴嗎?我覺得,很貴,無論對於國外還是國內,都很貴,貴的只有工作的單身狗玩得起,貴的只有死忠的成年人能月月買,但真正想玩遊戲的大群體學生卻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很眼紅!但是沒關係,有破解!
但是玩破解遊戲就不算死忠?不!他們依舊願意為自己的遊戲而戰,他們遍布隔壁勇敢的去撕逼讓隔壁幾個網站都被淹沒,但是這烏煙瘴氣的狀況從側面也反映了實際上破解黨也很熱愛自己喜歡的遊戲,當然成年人不一定會那麼集中的在那些地方跟人戰所以大致可以認為是學生黨居多,所以還是那句話,學生黨選擇的餘地真的不多,破解往往是最好的選擇。
再退一萬步說,遊戲主機的配置要求很高,學生黨也必須賺夠配電腦的錢,等他們配夠了,也就無力支持遊戲了,所以多數人有個直觀的概念就是買了顯卡跟遊戲機就等於買了所有遊戲,從現實角度來說,也是對的,而且我高中那時身邊大多人都有psp卻沒有一個人有ps3,很簡單,那時ps3還沒被破解呢。
也就是說,那個最想玩遊戲的群體很難玩得上正版遊戲,除了個別人家境真的很好或者父母很看得開,不然估計初高中要去賣身才能不斷買遊戲。
衍伸問題:3A頹勢
這是個上文的引申話題,為什麼3A地位尷尬,同樣的我所說的也一家之談肯定很片面。
3A遊戲的消費群體實際上很有問題,除了大神級別的作品,正常的3A並不好混,不婊一婊很容易大暴死,為什麼呢?因為真的想玩3A的還是學生黨,成年人不像機核大家這樣,我們真的不算大群體,真的只是小眾,當然這也是從我個人角度出發,因為我知道機核還是2015年7月的事情,而我那百人遊戲群居然只有我一個知道機核,不黑不吹我們需要知名度。
回到群體問題我覺得我的經歷可以解釋這問題,但我的經歷不能代表客觀事實我的觀點只是一種偏見,我能說的只是我的感受。
我哥是個單機遊戲死忠,我的單機遊戲死忠就是我哥帶出來的,但是我哥在畢業結婚有小孩後我再也沒看到他認真玩過一款3A遊戲,而且最近的遊戲存檔還是2011年...更多的時候他總是拿著手機玩手游,我問他為什麼不玩遊戲,他的回答很簡單,"沒時間也沒熱情去投入,我還要上班帶小孩谁有時間開電腦?有玩電腦的時間我還不如健身,而且手機拿起來就能玩。"
可以說他的答案是我看到的最無力的現實,其實我也沒資格說他,就連我,我都整整1個多月沒開過ps4,很簡單,就是單純沒動力,而就我這種90後其實也不是都對3A大作感冒,我身邊就我一個有ps4其他人都在lol...而且我玩gta5時居然還有人問我這是什麼遊戲,去b站看到巫師3或者其他單機大作的視頻時,也是一堆彈幕問遊戲是什麼,更該死的是視頻標題都寫了遊戲名,更甚有看到其他遊戲人物出招有相似也先想到lol梗,這就是現實,在這種環境下3A大作自然很保守,誰都不願意大投入後大暴死(注意,我哥的話是不是跟可樂妹的業務轉型很像呢?專攻手機跟健身才有賺頭)。
回頭說說我哥的小孩,他則是拿著平板長大的,我幾乎沒看過他開電腦,我給的ps4玩他寧願去平板玩"全民槍戰",更搞笑的是我哥居然還給他充錢,或許對00後而言,簡單粗暴的快餐更好,而3A快餐都已經太麻煩了。
所以對於3A來說學生黨確實是個核心群體,但那個最迫切需要的學生黨就只能隨緣購買了,而且隨著慢慢這個群體對於價格的麻木漸漸的很多人更願意視頻通關,遊戲的性質在這個惡性循環中已經娛樂至死,原本玩遊戲的人上傳了視頻漸漸的覺得這是個工作而不是在玩而不玩遊戲只看的人根本體驗不到遊戲真正的樂趣,所以除了大神級的作品很多遊戲根本不能保證一次銷量,不推行DLC真的會大暴死,叫好不叫座不是商人應該想的事情,有太多前車之鑑了。
對我而言這就是時代潮流,當網游開始超越單機人數時3A大作就已經開始下滑,除了DX9大革命的一段大爆炸3A大作其實很疲軟,更不用說在智能手機問世後的現在,低頭族早就取代鍵盤族,而廠商不能總指望"老人"去掏錢,因為多數老玩家沒時間也沒動力!剩下的老玩家也只是少數派,更何況遊戲太多你也玩不過來,所以對於廠商而言最重要的是年輕人!
但是很可惜,年輕人想玩也要看心情跟錢包。
對於我來說既然要買,我確定我買的不是垃圾?
CD社的後面半句:"學生買一個遊戲就要花掉一個月的零用錢,我可是感同身受,花對於他們來說這麼大一筆錢卻買了個不好玩的遊戲該怎麼辦?"
真的覺得媒體的評分有用?真的覺得各大網站的文章有用?其實用處不大,買遊戲就像買hifi設備,你不去自己感受根本沒一個標準,就像我不喜歡美國末日買下來就只是因為別人一直說很好玩...(沒有黑美末的意思,對我而言真的不是太好玩,我玩的很痛苦...)
對於沒有體驗過就憑藉想像去買的話很有可能到手後會有很大出入(比如這一次pc版的蝙蝠俠就是一場惡夢),這樣不僅對於遊戲是個悲哀,對於你也是,當你在學校省吃儉用花錢買下時卻發現這遊戲讓你感覺到"你可能是正版的受害者"時你一定會很不爽,但是玩家對於遊戲的認識渠道真不算多,除了極少數的遊戲有試玩多數的遊戲沒有,甚至有的遊戲還封測,更無恥的是要你買了才給你試玩然後告訴你不能退貨,對這就是現實,買個遊戲像是賭球一樣,開盤看走勢,踢球看運氣,遊戲也是,開售看新聞,買了看人品,弄不好就一個bug危機。
那麼有沒有一個好的辦法讓玩家能對自己所熱愛的遊戲真的去了解後並投入了呢?巫師3做到了,他讓破解成為了試玩版...CD的理念很有意思,畢竟破解是必然的而且對於玩家而言先玩破解也會對遊戲有個直觀透明的認識,這種認識會讓你選擇是否愛上這遊戲而去花錢支持他,之後你就會覺得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比起遮遮掩掩半桶水的試玩版,乾脆直接給你成品去品嘗你再買也不遲。
實際上也是如此,別看以為破解是我國問題,R組跟S組都是國外的,這是個普遍的現象而且從電子遊戲誕生至今都存在,破解的存在無論怎麼消滅都不會消失,先不管破解者是否營利,但是破解本身卻讓遊戲的知名度跟透明化更高了,在早期這是一個很美好的事情,那個時代因為智能手機還沒發達而破解還是很氾濫所以3A大作必須拿出品質去說服玩家買下來,那麼玩過破解覺得好玩的人會去買當然也有直接吃螃蟹的,所以那個時候誕生了很多至今還很有名的神作,這些遊戲生命力頑強的活到了現在,其中包括刺客信條,所以破解對於遊戲跟玩家來說都不是壞事,因為玩家需要一個真的了解的方式去選擇,這不是通過別人是自己的感受,特別對於學生黨。
現在呢?
到了現在手游氾濫跟低素質的網游一波流,對於3A產家來說就不那麼好混了,進一步被手機擠壓的市場最後必須做出選擇(不是我片面看看可樂妹跟SE等等),於是最後變成"你可以玩破解而我以後也開始婊下去,我做的遊戲會越來越快餐我的遊戲只給你一碗白飯你要菜自己買,別抱怨,我還要跟隔壁的手游搶市場谁有時間精雕細琢?你還想玩大作?行,給我自己買菜!我倒閉了這些遊戲都沒了喔?!"的情況。
隨著新的娛樂終端的興起,過去的3A大作已經開始走下坡路,遊戲素質也沒有什麼突破,都是吃老本,玩家像是被綁架一樣地去選擇,而破解這唯一的出路不僅讓很多根本不值這個錢的遊戲真相大白也讓應當脫穎而出的遊戲有了初步的粉絲,但是對於已經分文必爭的產商已經不再是美好的事情,可樂妹的跑路就是個信號,客觀地看其實殘酷的現實給他們的選擇也不多,加上玩家越來越挑遊戲也越來越不好弄,最後為了"眾口能調"遊戲越來越平淡無趣,幾乎什麼遊戲都來個開放地圖,產商不僅省去了認真弄好每一條線的工作甚至玩家也會在這沙盒裡面自娛自樂以為這遊戲內容豐富最後等個mod去掩蓋廠家工程量上的偷懶,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不僅廠商讓玩家自給自足乾乾脆玩家也開始自我安慰。
或許有一天sony會放棄家用機專攻手機,或許有一天微軟也會因為手機系統導致重心轉移,但是隨著科技的發達我相信這只是個陣痛期,遊戲在FC轉變到3D時也經歷過這麼一段時間,等哪天手機非常發達了已經沒有手機電腦之分了,或許3A大作又會大爆炸,所以說且完且珍惜,破解也好好正版也罷,如果你玩了破解後真的覺得這遊戲會是你的菜你完全可以支持一下,因為下一作的資金肯定有你的棉薄之力。
聽過一個故事麼,有一間房子起火了,周圍的人都以為其他人會報警那麼很有可能一個報警的都沒有,遊戲也是如此,當你看到一個廠商誠意滿滿,一個遊戲至今難忘,無論你試成人還是學生或許都可為了還能有這樣的遊戲盡一份力所能及的力,而那些垃圾就會被淘汰或者被逼轉型。
最後全文很散,各方面的問題都討論了一點,看法很片面,其實想說的就是玩家不好混,產商也不好混,玩破解沒必要自卑但也不要到處拉仇恨,玩正版沒必要優越也不要隨便認倒楣,就像隔壁下破解下的很hi但是仔細看看確實很多人會為自己的熱愛的遊戲入正
這是或許是強盜邏輯,但卻是很正常的事情,你我都做過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