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泡了杯茉莉花茶,翻开《稼轩长短句》正读到《永遇乐》那句“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突然就卡壳了——这佛狸祠到底啥来头?辛弃疾写这首词时候正搁镇江当官,离南京佛狸祠也就百八十里地,他站北固亭望江北沦陷区,为啥非得写个元嘉年间的破祠堂?
我操起手机刷知乎查百科,百度百科扯淡说佛狸是狐狸精,气得我差点把茶泼键盘上。转头翻《宋书》才捋清楚:佛狸是北魏皇帝拓跋焘小名,元嘉二十七年这狠人带兵打到长江边上,在瓜步山建了座行宫,后人管那地方叫佛狸祠。
重点来了:辛弃疾写词是开禧元年,离拓跋焘南下都隔了整整七百多年!江对面老百姓早把这碉堡当土地庙使唤了,乌鸦绕着飞,祭鼓咚咚响,香火旺得很。
小编温馨提醒: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绅士游戏/3A单机游戏大全,点我立即前往》》》绅士游戏下载专区
我打开电子地图把镇江到瓜步山描了条线,突然就起鸡皮疙瘩了——金兵驻扎的扬州就在瓜步山正北边!辛弃疾登北固亭看见的是:
这老头哪是在写历史典故,分明是举着喇叭喊:“你们这帮怂包看见没?敌占区百姓连祖宗都认错!再不打过去收复失地,全特么要变金人顺民!”
当年备课总嫌辛弃疾用典太刁钻,现在才嚼出苦味:佛狸祠表面写老百姓麻木,暗地里在抽主和派的脸——你们觉得靠纳贡能苟安?人家祠堂香火就是打你们脸的巴掌印!老辛写完这首词第二年就被撤职,估计当权派看懂这层意思气炸了。
最绝的是那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我对着南宋地图比划才惊觉:从1162年辛弃疾带五十人闯金营活捉叛徒,到1205年写这首词刚好四十三年。老头北望扬州,眼巴巴等了一辈子北伐令,临死前三年还在词里埋炸药。
今儿个抠这个典故抠得午饭都凉了,但值!以前当考试重点背“借古讽今”四个字,现在眼前全是画面:镇江的寒风吹老头胡子,江对面乌鸦围着敌人祠堂打转,南宋小朝廷歌舞升平。要我说辛弃疾才是真狠人——把炸药包裹在七百年前的典故里,炸了八百年还在冒火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