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本来只是跟儿子瞎扯淡,结果给自己刨了个大坑。
晚上洗碗,儿子冷不丁问:“爸,为什么冰能浮水上?”我张口就答:“冰密度小呗,水冻起来就轻了。”结果臭小子追着问:“那水啥时候最‘重’?温度多少度?”我当时就懵了——这还真没仔细想过,脑子里只剩个模糊印象,好像是4℃左右?可具体摄氏多少度,真不敢瞎说。
心里挂住这事儿,碗都不洗了,直接翻箱倒柜:玻璃杯、自来水、冰箱里冻的冰块,就差温度计。找了半天,只在药箱里抠出个体温枪。心想凑合用,结果把冰块丢水里一测,体温枪对着水面滴滴响,温度数字跟抽风似的乱跳,从15℃蹦到0℃又弹回8℃——得,这玩意儿测空气还成,测水温就是废物。
小编温馨提醒: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绅士游戏/3A单机游戏大全,点我立即前往》》》绅士游戏下载专区
不死心!我琢磨着弄几个温度点对比下。先搞了个“冰水混合物”,冰块哗倒进凉水杯,体温枪刚凑近,杯壁“啪”一声炸了!溅我一身冰渣子。原来温差太大,薄玻璃杯扛不住直接裂了。老婆在客厅吼:“干啥拆厨房!”赶紧收拾残局,心里更憋屈了——非得把这数较明白不可。
第二天专门跑五金店,花了二十块买了根玻璃水银温度计,老板还拍胸脯说能测零下十度到五十度。回家翻出儿子做手工的细麻绳,又找了个带盖子的厚玻璃罐。这回学乖了:先测室温自来水,温度计慢悠悠爬到23℃;再往罐子里加冰块,看着水银柱一点点缩到0℃,手摸着罐子冰得发麻,愣是没裂!总算有个靠谱基础了。
接下去就是体力活:
晚上趴着算密度(重量除体积嘛),发现个怪事:水在0℃时密度确实小,慢慢加热到3℃、4℃,密度数值居然一点点变大!等我测到5℃的时候,数字反而又掉下去了。反反复核算了三遍,又把暖水袋捂在罐子边升温重测——实锤了,就是4℃那会儿密度最大,秤上显示50ml水比0℃时重了0.2克!
看着数据哭笑不得,要不是儿子多嘴问,我这辈子都不会去称不同温度的水有多重。以前总听说“4℃水最沉”,真动手测才发现温差一两度就差了零点几克,怪不得鱼冬天能活在水底。更打脸的是,自己以前还跟人吹“最熟悉水的性质”,结果实践出真知——有些知识你以为懂,不动手永远隔层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