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写篇文章,想吹捧朋友的小说写得特棒,顺手用了个成语“洛阳纸贵”,说啥“这小说洛阳纸贵”。结果文章发出去,评论区炸了,一堆人笑话我:“啥玩意儿?这是形容文章的吗?懂不懂成语?”当时我就懵了,脸上火辣辣的。
被笑话后,我立马搜成语解释。原来“洛阳纸贵”是形容古时候《三都赋》一出,洛阳城纸张卖疯了,但那玩意儿主要是夸内容太火、纸都供不应求,可不是直接说文章写得棒。我这才反应过来:用错了,活该挨骂。得赶紧补课,不然以后写啥都成笑话篓子了。
先动手查书和网上资料,翻成语词典,记笔记。我发现误区主要在三点:第一,当成泛泛吹捧——啥好文章都往上套;第二,分不清主体——成语本意是讲内容火爆,不是文章本身;第三,用太勤快——现代文章动不动就瞎套,反而不值钱。
小编温馨提醒: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绅士游戏/3A单机游戏大全,点我立即前往》》》绅士游戏下载专区
我开始写新文章测试:挑一篇朋友的热门博客,改成描述内容火了后纸都抢光光。试写三遍:第一次硬塞“洛阳纸贵”,结果别扭;第二次强调内容导致纸张疯卖,感觉对了;第三次简化,只说“内容火爆到洛阳纸贵的地步”。发出去后,反响好多了,没人喷,还夸我成语用得准。
我总结出几个土办法: